
鋼琴家于澤楠從小跟隨周廣仁和陳漪漣老師學習,十五歲在北京演出全套拉赫馬尼諾夫前奏曲作為人生中首場音樂會。同年展開第一次美國巡迴演出,在紐約、波士頓、費城、洛杉磯等各大城市演奏。在中國,他的演奏足跡踏遍各地,從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廈門、青島、寧波、廣州到香港,也和許多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,如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、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管絃樂團、北京少年宮管絃樂團、金帆交響樂團和中國愛樂交響樂團等。2002年在人民大會堂演出,2007年在天安門廣場,超過五萬名現場觀眾前演出。
高中畢業後,錄取中央音樂學院及上海音樂學院,最後赴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就讀,成為唯一同時獲得大學及研究所全額獎學金和Dorothy Hinton Congleton優秀人才獎學金的得主,師從駐校藝術家Russell Sherman,也獲選傳奇鋼琴大師Alfred Brendel 、著名鋼琴家Leif Ove Andsnes和Richard Goode的大師課程。入學第一年贏得新英格蘭音樂院鋼琴協奏曲比賽第一名,在波士頓Jordan音樂廳跟新英格蘭音樂院交響樂團及客席指揮、新墨西哥交響樂團指揮家Guillermo Figueroa,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,在指揮家Guillermo Figueroa的高度讚賞下,獲邀前往新墨西哥市演出。同年,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邀請于澤楠在第17屆胡桃山音樂節中演出鋼琴獨奏會。之後的重要音樂會包含:洛杉磯縣立美術館「海頓紀念音樂會系列」演出開幕鋼琴獨奏會,現場音樂會由88.5 KCSN廣播電台同步轉播;波士頓美術館美國藝術廳開幕慶祝音樂會等。
2008年,于澤楠臨時替代一位鋼琴家和Concord交響樂團演出,在一星期內學習從未彈過的拉赫馬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,其精湛演出大獲好評,指揮家Richard Pittman旋即邀請于澤楠在下個樂季中演出李斯特第二號鋼琴協奏曲。2012年,在Honens國際鋼琴大賽中贏得「新星藝術家Raeburn特別獎」,演奏足跡遍布歐洲、北美及中国。
于澤楠的演出範圍極廣,從巴洛克樂派到最前衛的現代音樂。鋼琴家阿格麗奇曾評價于澤楠為 “極有天賦的鋼琴家,我非常喜愛他對巴爾托克的鋼琴奏鳴曲和巴哈的詮釋!“ 一位紐約樂評在聽到于澤楠的演出後,給予這樣的形容:”我之前聽過尹伊桑的Interludium A,並沒有留下任何印象。但是這次于先生的演奏令我完全改觀,太吸引人了、技藝高超!”
高中畢業後,錄取中央音樂學院及上海音樂學院,最後赴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就讀,成為唯一同時獲得大學及研究所全額獎學金和Dorothy Hinton Congleton優秀人才獎學金的得主,師從駐校藝術家Russell Sherman,也獲選傳奇鋼琴大師Alfred Brendel 、著名鋼琴家Leif Ove Andsnes和Richard Goode的大師課程。入學第一年贏得新英格蘭音樂院鋼琴協奏曲比賽第一名,在波士頓Jordan音樂廳跟新英格蘭音樂院交響樂團及客席指揮、新墨西哥交響樂團指揮家Guillermo Figueroa,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,在指揮家Guillermo Figueroa的高度讚賞下,獲邀前往新墨西哥市演出。同年,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邀請于澤楠在第17屆胡桃山音樂節中演出鋼琴獨奏會。之後的重要音樂會包含:洛杉磯縣立美術館「海頓紀念音樂會系列」演出開幕鋼琴獨奏會,現場音樂會由88.5 KCSN廣播電台同步轉播;波士頓美術館美國藝術廳開幕慶祝音樂會等。
2008年,于澤楠臨時替代一位鋼琴家和Concord交響樂團演出,在一星期內學習從未彈過的拉赫馬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,其精湛演出大獲好評,指揮家Richard Pittman旋即邀請于澤楠在下個樂季中演出李斯特第二號鋼琴協奏曲。2012年,在Honens國際鋼琴大賽中贏得「新星藝術家Raeburn特別獎」,演奏足跡遍布歐洲、北美及中国。
于澤楠的演出範圍極廣,從巴洛克樂派到最前衛的現代音樂。鋼琴家阿格麗奇曾評價于澤楠為 “極有天賦的鋼琴家,我非常喜愛他對巴爾托克的鋼琴奏鳴曲和巴哈的詮釋!“ 一位紐約樂評在聽到于澤楠的演出後,給予這樣的形容:”我之前聽過尹伊桑的Interludium A,並沒有留下任何印象。但是這次于先生的演奏令我完全改觀,太吸引人了、技藝高超!”